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十個讓你工作更有效能的正念習慣

 十個讓你工作更有效能的正念習慣

 10 mindfulness habits that will make you more productive at work


最下方連結是篇來自Business Insider 的文章,將此十個習慣節譯改寫與大家分享:

1. Be Consciously Present
有意識地活在當下,保持對五感的覺知

2. Use Short Mindful Exercise at Work
工作中可偶爾來些簡短的正念練習,如身體坐正、覺察一下自己現正在做什麼、週圍環境為何?並可簡單肌肉放鬆

3. Be a Single-Tasker
一次做一件事,別老想多工同時處理

4. Use Mindful Reminders
設定正念提醒工具:以上道理雖然知道,但真正工作時還是會忘記,因此設定提醒小工具吧!如手機APP或電腦行事曆等,偶爾跟自己的呼吸約會

5. Slow Down to Speed Up
在加速行動之前,先慢下來反思一下,反而較能做出最佳決策呢

6. Make Stress Your Friend
跟壓力做朋友:工作挑戰會帶來心跳加速或呼吸急促等,那是相當正常的,用正向態度來迎接這些身體感覺

7. Feel Gratitude
常保感恩之心。研究發現感謝的心對創造力、工作品質及工作上的人際關係都有正向的幫助,還會增進好心情喔

8. Cultivate Humility
培養謙卑,接受如此所是的自己,開放的向他人傾聽與學習

9. Accept What You Can’t Change
接受你無法改變的。真正的面對與自我接納,反而是成長與改進的開始喔

10. Adopt a Growth Mindset
採取一種成長式的心態:別擔心負面回饋,因為它是發現新觀點的機會;別害怕擔任新責任,因為你好奇自己將如何巧妙處理;任何外界挑戰其實都是內在成長的絕佳機會!

原文全文請見: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how-to-use-mindfulness-at-wo…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好書分享:90秒,壓力OFF

炎熱的工作天,大家都還好嗎? 有時感到壓力環伺或情緒快爆發了嗎?

上週(5/25)剛出版的新書《90秒,壓力OFF》中談到:
"大腦科學家發現:在刺激與回應之間,存在一個關鍵空隙(約30到90秒),你會因這個刺激而感到壓力倍增,還是在情緒爆發前恢復冷靜,取決於你如何善用這個空檔。"

書中對壓力有詳盡的剖析,同時特別談到正念(mindfulness)對減壓的功效。而有些很簡單的身體練習,也是我在課堂上常教的,譬如"坐著或站著都可以,用鼻子慢慢吸氣,緩慢聳起你的肩膀。肩膀提到最高極限,憋住呼吸,體會緊繃感覺。像這樣撐住一會兒後,用力吐氣(用鼻子吐氣),同一時間,迅速用力的垂下肩膀。感受緊繃的肩膀一下子鬆開後,兩者差別。"

此外,書中也歸納出幫助成功人士善用以上所述90秒空檔的七個關鍵習慣。就是以下這七個習慣,讓他們展現強者的自我控制本能,專注力提升、幸福感激增,並比一般人更能從容做出正確判斷:

  1.積極主動,這樣你才能專注當下去覺知一切
  2.充滿熱情,漫無目標反而壓力最大,內心堅定才不易受挫
  3.掌握要事第一,以終為始分出輕重緩急,絕對不要白忙一場
  4.與人和諧相處,才不會經常因為他人不開心,阻礙了自己
  5.有同理心,但不要把手伸過去、把每件事都攬在身
  6.開放心態,愈防禦就愈孤立,讓別人成為你的助力
  7.做回自己,每天給自己15分鐘,做身心靈腦的靜修練習

祝福大家 樂在工作 喜悅自在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5738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超越焦慮的簡單口訣:STOP

工作與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緊張焦慮情緒而讓自己心煩意亂,有些人這時會開始漫遊網路或大吃大喝來轉移注意力,但常常會浪費更多時間而於事後懊悔。

本期【康健雜誌】(2015年五月號)在採訪我後,將一個正念簡單步驟”S.T.O.P.”製成圖表,在此分享給大家,若下次因心煩意亂而又想去漫遊網路或大吃大喝等時,或許可先試試喔:

Stop:先停下來。

Take a break: 深呼吸三次,覺察氣息在鼻孔的吸跟呼,然後恢復自然呼吸三分鐘,清楚氣息的進出。

Observe:觀察腦袋在想什麼,什麼念頭跑出來了?再試著身體掃描(體驗身體感受),可能覺得胸口悶、喉嚨緊等等。這時試著去客觀觀察哪些情緒跑出來並開放地接納,記得情緒不等於我。

Proceed:繼續做該做的事,完成手邊的工作,若是遇到吃飯時間就去吃飯、該開會就繼續開會等,體驗當下的生命。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德明科大辦理「正念減壓」導師輔導知能工作坊


中央日報 (2015-05-11 12:26)
 導師是教育最前線的輔導人員,導師的角色負擔著許多不同責任,除了要教授學生知識,還須兼具對於學生適應狀態的關懷。壓力也隨著角色的需要而日益增加。然而,教師們對於自身的照顧往往被忽略,為了讓老師們在充滿壓力的生活中可以關照自己,充滿能量,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特於5月6日邀請陳德中諮商心理師主講「生活的藝術—正念減壓」,讓該校導師們學習如何透過Mindfulness的方式來減輕每日面對的不同壓力。

 陳心理師一開始介紹正念減壓的意涵及基本態度,強調一次做一件事情,讓自己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不但可以真正讓效率變好,也可以調整身心狀態,讓它在一個較佳狀態。當老師們對於正念有所初步了解後,則帶領老師們練習如何透過注意當下每一刻所顯露的身心經驗來練習正念修行。在覺察自己身心的過程中,發現身心透過這些顯現的樣貌在告訴自己內在的狀態,並讓自己可以活在此時此刻。

 正念的練習方法眾多,為了讓老師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活在當下、達到減壓,陳心理師帶領老師做基礎呼吸體驗,讓老師可以透過覺察呼吸狀態、調整呼吸、靜下心來。簡單的呼吸練習讓自身可以慢下來、不急著跟著外在壓力旋轉。也期待該校導師們可以將這些簡單又有效的方式教授給學生,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聯絡人:學務處學生輔導中心楊慧真主任,聯絡電話:(02)2658-5801ext:2230
(蘇松濤報導)

【中央網路報】

(以上文章出處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511/14351510.html)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疾病不等於「我」


在一次的正念減壓課中,班上有位行走不方便的身心障礙朋友,當時我心想為了不要造成她的困擾,是否該堂就不帶領正念行走了...。只是後來考慮其他學員的學習權益,我還是帶了全班的正念行走,但尊重她是否一起練習的自主意願。

令人感動的是,即使用著拐杖,她依然跟著大家共同練習。而且,課程結束後的心得分享,她主動發言,談到這次課程中對她受益對大的練習,不是靜坐、不是呼吸、反而是行走。雖然走的較不方便,但透過對身體移動與感受的覺察,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在接納自己的限制之下,保持著專注與開放,也體驗到她過去從所未有的行走經驗。

另外一次,有位罹患罕見疾病的學員在參加完正念課程後,跟我們分享說,過去她總是非常在乎她的疾病,總覺得她就是那個罕病的代表,其他人也是看到她就想到那個罕病,即使關懷她,但也總帶著她是罕病人的眼光。後來她才體驗到,情緒就只是情緒,感受就只是感受,疾病也就只是疾病,罕病只是她的一部份,並不是她的全部,她的本身還是一個美麗的整體。

很多人在得了某種疾病之後,譬如癌症,總是成天擔心,並把治療好癌症當作生命與生活中唯一之事,每天掛念這個病,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跟癌症奮鬥,結果往往愈來愈糟糕。


其實,即使身有某種疾病,它只是生活與生命的一部份而已,這個病並不就等於我,整體的我依然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不要帶著擔心而生活,也不要為了害怕疾病而做這個做那個,當然不是不要治療,而是不要做所有事都只是為了憂慮這個病,而是,為了熱愛世界、熱愛生命,為了自己跟他人都更好而去做所有的事,並記得,我的本身依然是個完整的生命、完美的個體。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親子相處的正念

我有個學生是位年輕媽媽,有個就讀幼稚園的女兒,有次她下班後在家跟女兒一起玩玩具,女兒非常開心平常工作忙碌的媽媽能陪她玩,很投入母女互動的過程。只是,後來客廳剛好在播媽媽喜歡的韓劇,雖然她身還留在女兒旁邊,但心就沒這麼投入了,眼神不時飄去電視螢幕。

幾分鐘之後,這位幼稚園的女兒突然不玩了,然後站起來走到客廳,找到按鈕把電視關掉,接著又走回媽媽的身邊坐下來,說:「媽媽我們繼續玩好不好...」。

她跟我講時邊笑又邊感慨,從此之後跟女兒相處時都盡量全心投入、練習正念課程曾提到的「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我們的心有沒有在他們身上他們是知道的,尤其在成長的關鍵期,更需要這種安全依附感的建立。現代人跟親子相處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若是「量」無法增加,「質」就更顯得重要,讓我們都一起練習跟家人相處時「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好好去擁有更高品質的相處時刻、以及更棒更好的關係喔!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第一位蒙古學生


去年七月在上海指導正念時,教到了一位新疆來的維吾爾族學生,
上週同樣在上海,又遇到一位從內蒙古來上海學習正念的蒙古族學生,
兩位學習都很認真,對我來說也都是第一次的驚喜。

這位蒙古朋友來自內蒙,所以會講中文,
但她說她18歲之前基本上只講蒙語,學中文對他們來說有點像學外文;
課程結束後,
這位蒙古朋友還用蒙古文寫下了對我的祝福
(旁邊是中文翻譯,有點驚訝傳統蒙古文是直式的呢)


真的很謝謝她,也衷心祝福她~~




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正念減壓(MBSR)八週課程

(通告:本梯次兩班已經全部額滿,在此向向隅者致歉,未來新開課訊息可於屆時參閱 www.mindfulnesscenter.tw,或至www.mindfulnesscenter.tw/zh/product_item/2.html留下聯繫方式,有新班訊息將優先通知,感恩大家,也祝福大家~~)

正念減壓(MBSR)八週課程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晚上班】 3/25~5/13 每周三19:00~21:30
【白天班】 3/26~5/14 每周四09:30~12:00




源於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CFM),

正念減壓(MBSR 8-Week)為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於1979年創立的標準八週課程,

結合東方禪修傳統與西方醫學研究,

迄今已有數百篇的研究文獻,證實其為一套有效的團體課程,

透過系統性的訓練,將正念的觀念與技巧深化到學員生活之中,

三十多年來,已在歐美社會如醫院、學校、企業等機構廣受接納與歡迎。

本課程由在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完成所有階段師資專業訓練,

本身亦具東方禪修根底的陳德中心理師親自授課,

帶領學員更清晰地覺察自己與世界,

發現生命的美好與快樂。


適合對象:
 1、 希望增進情緒管理能力改善人際關係
 2、 希望改善緊張焦慮失眠長期疲勞長期疼痛等困擾者
 3、 希望成長自我並提昇生活品質之家庭主婦與各界人士
 4、 有興趣之醫護、心理、社工、教育…等專業工作者及相關學生
內容摘要:
 1、 正念觀念講解
 2、 正念技術實地練習(含呼吸練習、身體掃描、正念靜坐、正念瑜伽等)
 3、 身心壓力與情緒管理解說與實練
 4、 正念的生活運用(含飲食、睡眠、人際關係等)

授課師資:陳德中老師 親自授課

*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諮商碩士

*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減壓(MBSR)各階段師資認證專業訓練完成,已具備全球一致標準之正念減壓(MBSR)完整指導資格。

*    從美國將MBSR帶回台灣後,迄今已指導數十梯次正念減壓完整課程,包括台大醫院、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張老師基金會、台灣大學(科技部研究計畫)等不同班次;並曾為台電公司、世界展望會、罕見疾病基金會、衛福部戒菸中心、警政署、國立體育大學(訓練國家運動選手)、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等機構為各式不同需求者做正念訓練。


【晚上班】

課程日期:

*課程概論:3/11(三)19:00~21:30
*正式八週課程:3/25、4/1、4/8、4/15、4/22、4/29、5/6、5/13
*一日練習:5/3(日)為一整天 10:00~17:00

課程時間:每週三 晚上19:00~21:30(共27小時)

課程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號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南棟二樓團體室)

課程費用:學費7800元+教材費300元(含講義與學習光碟)




【白天班】

課程日期:

*課程概論:3/12(四)09:30~12:00
*正式八週課程:3/26、4/2、4/9、4/16、4/23、4/30、5/7、5/14

*一日練習:5/4(一)為一整天10:00~17:00

課程時間:每週四  早上09:30~12:00(共27小時)

課程地點:台灣正念工坊
台北市松江路63巷7-1號2樓,近松江南京捷運站四號出口,走路約5分鐘)

課程費用:學費7800元+教材費300元(含講義與學習光碟)



【優惠方案】
1、 早鳥優惠(2/25以前完成繳費)或兩人團體報名:學費9折
2、 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學費8折
3、 現任學生:學費8折(請出示學生證)
4、 中低收入戶:學費5折(請出示由區公所認定之證明)
*註:兩人以上團體報名優惠至3/10前截止


【聯絡方式】
*連絡電話:(02)2518-0036
*聯絡手機:0979-106-109/0939-106-168 溫人毅先生
*聯絡信箱:tmc@mindfulnesscenter.tw

【注意事項】
1、 報名後請於三天內完成繳費,名額將保留三天,若保留期限已過而尚未收到費用,將逕行開放該名額供其他學員報名。
2、 開課前10日內決定不參加課程,退總費用80%。
3、 開課後(含開課當日),恕不退費,敬請見諒。
4、 如有不可抗力因素或班級人數不足,致無法開班,學員已繳費用將全額退還。
5、 本課程無法補課。

正念減壓五日密集課程

正念減壓五日密集課程
 (02月27日~03月03日)
Mindfulness Tools: A 5-Day Intensive Program in MBSR

【連續五個整天密集訓練,熱烈報名中!】

~讓正念成為你人生中最受用的工具~

  
在美國的正念中心總部(CFM),除了標準的八週課程(MBSR 8-week)外,

亦開設了此「正念減壓五日密集課程」

(Mindfulness Tools: A 5-Day Intensive Program in MBSR)

透過五日密集的訓練,希望將正念的觀念與技巧深化到學員生活中。

與八週課程的教導內容相同,但採取不同的時程,

利交通不便每週來回或希望密集學習者,也同樣能有成長與療育的機會。

台灣正念工坊首次將此五日密集型態的正念減壓(MBSR)課程引進國內,

並由在美國完成專業訓練並具東方禪修基礎的陳德中心理師親自授課。


內容摘要:
 1、 正念觀念講解
 2、 正念技術實地練習(含呼吸練習、身體掃描、正念靜坐、正念瑜伽等)
 3、 身心壓力與情緒管理解說與實練
 4、 正念的生活運用(含飲食、睡眠、人際關係等)

適合對象:
 1、 希望增進情緒管理能力改善人際關係
 2、 希望改善緊張焦慮失眠長期疲勞長期疼痛等困擾者
 3、 希望成長自我並提昇生活品質之家庭主婦與各界人士
 4、 有興趣之醫護、心理、社工、教育…等專業工作者及相關學生
 5、 無法連續參加正念減壓八周課程者(密集五日課程等同八週課程)

授課師資:陳德中老師 親自授課

*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諮商碩士

*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減壓(MBSR)各階段師資認證專業訓練完成,已具備全球一致標準之正念減壓(MBSR)完整指導資格。

*    從美國將MBSR帶回台灣後,迄今已指導數十梯次正念減壓完整課程,包括台大醫院、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張老師基金會、台灣大學(科技部研究計畫)等不同班次;並曾為台電公司、世界展望會、罕見疾病基金會、衛福部戒菸中心、警政署、國立體育大學(訓練國家運動選手)、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等機構為各式不同需求者做正念訓練。

課程日期:2015年02月27日~03月03日(連續五天)

課程時間:09:30~17:00(共37.5小時)

課程地點:台灣正念工坊

課程地址:台北市松江路63巷7-1號2樓
(近捷運松江南京站四號出口,走路5分鐘)

課程費用:學費8900元+教材費300元(含講義與學習光碟)

優惠方案:
1、   早鳥優惠(1/31以前完成繳費)或兩人團體報名:學費9折
2、 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學費8折
3、 現任學生:學費8折(請出示學生證)
4、 中低收入戶:學費5折(請出示由區公所證明)

報名方式: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如何將正念運用在工作之中

哈佛皮爾格健康照護中心(Harvard Pilgrim Health Care)的泰拉.希莉(Tara Healey)提出將正念運用在工作的四點建議。

作者:泰拉.希莉(Tara Healey)
翻譯:陳乃賢(Nai-Hsien Chen)



辦公室的生態,管太多的老闆,同事情緒起伏大,軟體和工具日新月異,景氣低迷工作難找,對人生的期待越來越高,失去方向,要做的太多,時間總是太少,睡眠永遠不足……

不論你任職於傳統產業或是新興行業,不論你是獨自工作還是受雇於大企業,工作總是充滿挑戰。我們每天起床去上班,除了為了一份薪水,當然也為了想要成就一份更大的美善。不工作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選項,所以我們振作起來投入充滿挑戰的職場。有些人得到不錯的成果,成功滿足。不過,太多人因為工作而不開心了。我們被壓得喘不過氣,可能也感到很迷惑。我們也許看起來很幹練,但之前提到的那些磨人的議題可能正悄悄的扯著我們的後腿。這對我們或我們的同事來說都不是好事。

如果想要增進自己或同事的職場生活品質,我們該怎麼做?我的建議是,從心開始。問問你自己,在工作時,我的心的品質如何?在每天的工作時光流逝之際,我的心裡發生著什麼事?我的心有發揮最大的效用嗎?

人類的心智蘊藏著數不清的資源和可能性,如創造力、對人親切的能力、同情心、洞察力,以及智慧。我們的心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與動力,但也可能變成一隻無法控制的猛獸,或是阻礙我們的絆腳石。有時我們會想把自己的心關起來,就可以享有片刻寧靜,可以完成一些應該完成的工作。但我們無法把心關掉。那麼,為何不利用它?透過正念練習,我們可以訓練心智以較佳的方式運作。

正念的訓練著重將注意力放在當下,一個時刻接著另一個時刻,將注意力放在我們所在之處,放在眼前的事情之上。正念可以幫助我們選擇面對事情的態度,從自動導航模式之中跳脫。以下對在工作中運用正念的方法提出幾項建議,正念並不會使我們的壓力源消失,而是改變或轉化我們工作的方式。


一、檢查你看世界的濾鏡 Check Your Lenses


你是否透過濾鏡在觀察世界?在對世界驟下評論之前,我們應該捫心自問,自己看待事件的濾鏡是否澄澈,再決定是否要動手「改善」。

許多痛苦難受的(工作)處境是從我們看待事物的固有模式而來,這些模式成為了我們的濾鏡,影響我們解讀生活的角度。這樣的機械化模式大部份的時間很好用,但也可能使我們無法跳脫用僵化的模式來面對日常小事,陷入自導自演的悲劇,甚至引發一連串的災難。

當我們相信只要事情不如意我們就不會開心,痛苦就必定上門。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別人沒有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做事,或我們沒有在想要的時候得到想要的結果,我們就覺得痛苦。在工作的場合,有太多這樣的狀況;而我們應該要做的是,想想我們的痛苦到底是因為工作本身,或是其實是因為我們運用僵化的模式來迎接工作上的挑戰。

心智傾向將我們遇到的事情轉換成我們喜歡的方式,如果遇到阻礙,就會覺得悲傷痛苦。多年前我曾經有一位同事,經常把我惹毛。她做事情的方式讓我非常不喜歡,我時常覺得「如果她能怎樣怎樣,我們會有效率得多」。對於她的這樣的情緒,共事的時時刻刻都會出現。

當然,我當時想的都是如果她能改變,事情就沒問題了。我的心落入自己喜愛的模式,並希望我的同事能改變自己來配合我。當我發現某種特定的感知事物模式又出現,我就發現我可以調整我自己,並且發現我是有選擇的,可以決定對同事的看法。而當這個選項出現在我的認知光譜中,我立刻發現不用逼同事改變她的處事態度──因為我改變了。

要對他人保持敞開很難,但其實對自己敞開更難,需要訓練。要能發現自己盲目地套用故有模式,還要訓練自己保持好奇、專注、接納。

發現自己落入舊模式時,停下來想一想發生了什麼事。觀察身體的覺受,情緒的起落,心智如何開始編造自己的故事版本,使身體更加緊繃,情緒更加高漲。最重要的是,落入舊的、對事情沒有幫助的模式時,請不要責備自己。請接受情緒升起,然後下決定:要控制它,還是受控制。


二、在「你這個人」和「你對事物的反應」之間留些空間 
 Put Some Space Between You and Your Reactions  


「僵化的感知模式」限制了我們的心智必須面對的範疇和能夠達到的成就。僵化的感知模式會將生命力擠得一滴不剩。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命的期待,所以造成了每個人不同的模式,而當這些價值觀跳了出來,也就掀起了對事物的評斷和負面情緒,嫉妒、憤怒、防衛心態……最後我們會說一些傷人的話,做一些會後悔的事──我們還沒看清楚下面有什麼,就縱身一躍。

相反地,如果我們停下來看一看,在這些典型的情況當中,我們會如何反應,就為其他更有創意與彈性的可能性創造了一些空間。當我們建立了正念思考的習慣,帶著正念的覺察就會變成新的預設模式。

舉個例子,希望這狀況不是太熟悉。你很辛苦的跟一個夥伴一起完成了一個案子,但當驗收成果的時候他卻表現得功勞全是他的樣子。你下決定的時間點出現了。你可以控制你的反應,或是我們這麼說吧:你可以對這個情況開放自己。

感受到這個事件對你的影響,這是第一步。將自己和自己對事件的感受分開來,這樣就足夠創造出一些空間檢視、將自己從舊有的反應模式裡釋放出來,感受身體、情緒和想法是怎麼樣互相影響,最後成為對事件的回應。

將對事件的反應和真實發生的事件本身這兩個層面分開來,我們就得到了新的機會,阻止自己被舊有的經驗反應牽著鼻子走,並證明自己有控制對事件的感受能力。

檢視自己的想法時,也許你會發現自己的英雄主義──自己的故事版本中你是英雄,功勞都是你的,然後在最後一刻被同事整碗捧去。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身體起了變化:心兒蹦蹦跳、手心冒汗、肩頸緊繃──你被自己的故事帶走了。這時請輕輕地將心帶回來,放鬆下來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更加自信。你當下的狀態感覺起來好像是永恆不變的,但其實不是,它每一刻都在改變,所以只要留心自己的狀態,它就會跟著改變。緊繃的表情能夠轉化為捻花微笑。

請不要預設立場,假設正念的自我檢視就代表應該讓同事搶走你的功勞──正念的目標是要我們能夠用新的,更有彈性、創意的方式,對這個世界做出回應。


三、注意細小的事物 Pay Attention to the Small Stuff


先前提到的,好奇的,有自信的向經驗開放的正念態度,並不一定只能運用在上述情緒激動的情況或場合。其實正念可以運用在任何事情上。特別是那些看起來不重要的小事,有些可能就是因為遭到忽視,而釀成更大的事件。

可以想想那些我們覺得不重要很無聊,卻被分配給我們的工作,或是我們完成了,卻覺得重要性被低估的工作。問問自己,這個感受是真的嗎?還是我們習慣說服自己那是真的?還是我們想不到任何其他方式來解讀這個狀況?

可以再想想更小一點的事情。電話響了,自己拿起話筒接近耳朵的方式。仔細觀察自己的分解動作,好像第一次接電話一樣。也許會感受到焦慮,緊繃感在手臂上流動,接起電話時的緊張感──像這樣體驗每天的小動作,並不是要我們變成一個自我中心的人,反而是將選擇的權力、注意力、覺察的能力帶入每天已經自動化進行的反射動作之中。如果能打破這些小習慣,我們就能累積能量改變更大的習慣,那些我們更抗拒改變的習慣。新的覺察將升起,我們會能夠用新鮮的方式看待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與人的互動。

我們越了解心智,就也越能了解別人的心智。如果能了解自己的身體語言,也較能了解他人的身體語言。正念不是水晶球,但能增加同理心,更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帶著正念的人,與他人的連結能夠更深入,建立關係的過程會更順利。與他人的交流,如果能帶著開放好奇的心來看待,就不會有無法相處的情形。我們將會可以把「喔,老闆來了,他一定又要找我碴了」的心情轉變成「老闆來了,我能夠用什麼態度看待他呢?不評論他,好像我第一次跟他說話一樣──只處理這個時刻該處理的事情。」


四、養成習慣 Make a Habit of It


對工作場合的正念來說,正式的正念練習和非正式練習都會非常有幫助。在正式練習中,我們必須學習基礎的正念靜坐技巧,例如隨息,並且最好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做規律練習。非正式練習則是任何時間都可以做,但並不表示它比較不重要。非正式練習就只是要我們把心智放在當下,注意力放在現在發生的任何事情之上,讓心智從那些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培養出來的舊有無用模式中跳脫出來。

正念能夠阻斷我們使用那些已經定型的僵化模式,那樣的模式會使新的想法、創意失去空間。每次我們試圖阻止自己回到舊的習慣,不論是跟人說話時還一直滑手機,還是同事對我們的工作成果發表評論時馬上跳起來反駁,只要多留心自己的習慣,就會弱化這些僵固模式。我們能在大腦中建立新的神經連結和突觸,我們之後掉入舊習慣陷阱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不用再屈就於那些沒有效率,對事情沒有幫助的方法。這樣一來,我們看待工作的態度一步一步地改變了,工作環境的氣氛也會受到影響。我們將會發現正念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正念是會傳染的。正念能改變組織文化,也許不是用一種大刀闊斧的方式,而是溫和漸進地。

泰拉.希莉(Tara Healey)是哈佛皮爾格健康照護中心(Harvard Pilgrim Health Care)的正念學習計畫總監。本文刊登於正念雜誌(Mindful)2013年八月號。

原文出處:http://www.mindful.org/mindful-magazine/putting-mindfulness-to-work